她開始思索,臺灣是否也需要一場新的革命?不為推翻誰,而是為了重新定義什麼才是「共同生活」的可能。
這一刻,她對於即將踏入的莫斯科,產生了一種奇異的共鳴:
不是為了b較兩種T制的優(yōu)劣,而是為了在歷史的灰燼中,尋找那些尚未熄滅的渴望
渴望那種可以由人民共同決定生活樣貌的世界。
難民收容中心2022年4月:語言不是忠誠的誓言,是我們尋家的路
另一場真實的俄烏戰(zhàn)爭,使大量說俄語的居民倉皇北逃。為了更深入了解當地狀況,也作為實習計畫的一部分,卡雅被安排至莫斯科郊區(qū)一間難民安置中心,協(xié)助翻譯文件與紀錄訪談。
那天下午,氣溫驟降,風雪不停。卡雅推開鐵門,走入一棟以板材搭建的臨時建筑,暖氣混合Sh衣的氣味彌漫在空氣中。走廊盡頭的角落,一位披著灰sE披肩的中年婦人坐在折疊椅上,雙手緊握一只磨損的皮包,神情疲憊,卻依然挺直脊背。
「她叫柳德米拉,來自哈爾科夫,剛過境不久??梢缘脑挘垘退顚憜柧?。」一旁的工作人員低聲說。
卡雅走近,輕聲以俄語問道:「您好,我叫卡雅,是這里的志工,可以和您聊聊嗎?」
婦人微微抬頭,眼中閃過一絲戒備與脆弱?!改恪皇潜镜厝耍俊?br>
「我來自臺灣,現在在莫斯科實習?!箍ㄑ泡p聲答道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